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第100章远因与近因
banner"
>
凡天下事,无论大小必有其所由来,中国学者谓之为“所以然之故”
,省而言之,谓之曰:“原因”
。
论事者必求得其原因,然后下断案,则断案必不谬;治事者必针对其原因,然后施方法,则方法必有功。
朱子曰:“能求所以然之故,方是第一等学问,第一等事业。”
此之谓也。
虽然,原因之中,又分近因,远因两者,近因易见,远因难知,试举一例而明之:譬有酒客,堕马伤腰,遂得半身不遂之症,其治之之法当如何?寻常庸医必曰:“病之原因在堕马,当以跌打之药熨贴腰际。”
如此疗法,必不可愈,何也?盖堕马者不过其近因耳,实则由多年饮酒过度,脊髓既衰,正当蓄病将发之时,适以堕马,激动全体,故遂痹痿耳。
善医者则必先使戒酒,断其病之远因,使脊髓复原,则瘳之易易矣。
夫医国亦何莫不然,今之口言经济者,辄曰中国之患,贫也弱也,官吏不忠也,乱民遍地也,外国凌逼也。
其救之之法则曰:练兵也,办团也,筹饷也,劝商也,其尤高识者则曰:变旧法也,兴民权也。
彼其持论,谁谓不然。
以吾观之,虽其所见者有高下大小之不同,要之皆治近因之方法,而非治远因之方法,不治远因而欲治近因,则必不可得治。
且犹有一说,近因者常繁多混杂,而使人难觅其头绪。
远因则不然,一旦寻得之,则颠扑不破,可依之而定办事之方向。
盖近因者每一事必有一因,远因者常合数因以为一因,故而推之,愈推愈远,则其原因之数愈减少,而据原因以定方法,乃若网在纲,有条而不紊。
《近因远因之说》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...
她知,他袖纳乾坤天下,谋一旨姻契,只为金戈征伐。她知,他染尽半壁河山,许一世执手,不过一场笑话。她知,九重帘栊之后,他的金锁甲只为另一个她卸下。君兮君亦知...
...
...
...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