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第四章元代策问的发展与特点
banner"
>
策问又称策题,是策试的考试题目;对策,则是策试的答卷。
元代的策问和对策,依据考试的不同类别,分别属于科举文献与学校文献。
策试在古代中国源远流长。
汉文帝以政事书于简策,考问各郡国推举的贤良文学直言极谏之士,要求其逐条对答作为施政参考,并借以简拔官员,此为策试之滥觞。
[1]自汉武帝接受公孙弘建议,为太常博士设弟子员习学《五经》,策试又成为太学考察博士弟子通晓经学、选拔任用的考试方式。
[2]因而,政事与经义,是汉代策试的主要内容。
颜师古《汉书注》即云:“对策者,显问以政事经义,令各对之,而观其文辞定高下也。”
[3]然汉代儒学定于一尊,以经义决政事,策问往往以政事与经义相贯通,对后世影响极大。
魏晋隋唐,释教玄风竞相煽炽,儒学式微,明经一科遂不为士人所重,而词章转盛。
宋朝理学兴起,《五经》《四书》乃重拾权威,为学校、科举之首务,政事、时务之指南。
元代以蒙古族入主中原,科举一业,风雨飘摇。
所行策问,则时务、经史判然两途,其旨固在保证统治民族特权,而终不厌汉族士人之心。
明清策问重新合二为一,回复传统,适见积势所趋,殆非人力所可违。
[1]班固:《汉书》卷4《文帝纪》,北京,中华书局,1962,第1册,第127页;卷49《晁错传》,第8册,第2290~2299页。
[2]范晔:《后汉书》卷44《徐防传》,北京,中华书局,1965,第6册,第1500~1501页。
[3]见班固:《汉书》卷78《萧望之传》,北京,中华书局,1962,第10册,第3272页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...
...
...
卫蓁娇媚动人,出生名门,是长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娇花。婚事在即,她即将嫁与年轻的太子。太子温文尔雅,风度翩翩。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。卫蓁却做了一个的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话本中的人物,太子另有所爱,娶她别有所求,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爱恋的阻拦。最后太子登基,迎娶白月光入宫,卫蓁则成了冷宫废后,早早香消玉殒。话本到这里结束,可梦里一切都在延续。不久王朝更迭,一位少年将军起兵谋逆,攻入皇城,冒天下之大不韪。他入宫的第一件事,便是去杀了皇帝,娶了卫蓁的牌位。从梦里醒来后,卫蓁出屋,望着自家后院那位时常来找阿弟一同练武的俊美少年,微微出神。祁宴出生高贵,意气风发,鲜衣怒马,是全长安城最耀眼的存在。若无意外,他会如他的父辈祖辈一样,一生戎马沙场,保家卫国。直到那一日,他如往常来友人家做客。春日的微风荡漾,竹帘摇晃,玉佩碰撞声响起。少年转首,看到帘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。春光明灭,女郎冷清美艳,一惯是不喜言笑。却在看到他后,唇角露出了一丝甜润的笑意,极致的明媚。十七岁肆意张扬的少年将军,轻轻愣住,平静回以一笑,耳后却涌起一层淡淡的薄红。他心中有一场春风化成的疾风骤雨,为她摇晃。此后无论春日秋时,都将逆流而上追逐她。那一日,他动了春心。祁宴向来做事光明磊落,直到那日,决心谋划得到那个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。...
...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