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小说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一彝族三弦赶马调(第1页)

一、彝族三弦《赶马调》

banner"

>

独奏乐器总是受到马帮的青睐。

一来独奏乐器,特别是体型较小的乐器,方便携带,实用性强。

二来可以随心所欲地单独演奏,即使在周围人烟稀少,鸦雀无声的语境中,马帮在与马匹独处的时候,都可以信手拈来。

在云南的众多少数民族中,弦乐是最常使用的独奏器乐。

图4-7三弦摄影:张璐

三弦是云南地区众多少数民族都会使用的器乐,也素来被美誉为“会说话的乐器”

它轻轻拨奏的声响,犹如与人交流对话一般,娓娓道来。

但各个民族,甚至同一个民族的不同地域所使用的三弦也不尽相同。

这首三弦曲是居住于云南省南部地区红河州彝族李文玉所奏,李文玉演奏技术高超,是当地有名的三弦手,也是云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。

这样一首曲调出现在茶马古道上,虽是玩乐弹之,但也体现出茶马古道上彝族马帮自娱自乐的良好心态。

谱例4-12:

演奏:李文玉

采录时间:2011年12月

采录地点: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

采录记谱:张璐

三弦演奏完后,老人用彝语吆喝一声,大意为:“哦,我在弹琴,玩忘记了,马都跑掉不见了。”

曲调为含有fa、si音的七声音阶,羽调式。

全曲以跳进为主,多出现五度、七度大跳,曲风轻快自如,老人演奏起来得心应手,随意的跳动与颤音如鱼得水。

节奏型以快速十六分音符的平稳进行为主,偶尔出现的附点节奏型、前八后十六节奏型,增加了三弦演奏的顿挫感。

据老人所说,这是一首从父辈那里学来的三弦曲,只知名为《赶马调》,即因为在赶马途中弹奏而得名。

这样的三弦曲调较为简单、随意,但无论是它活泼、轻快的演奏风格,还是曲罢后的自我解嘲,都生动再现了赶马路上彝族人们玩耍、自娱自乐的良好心态,这样的心态与恶劣的自然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反差。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
热门小说推荐
不辞春山

不辞春山

卫蓁娇媚动人,出生名门,是长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娇花。婚事在即,她即将嫁与年轻的太子。太子温文尔雅,风度翩翩。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。卫蓁却做了一个的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话本中的人物,太子另有所爱,娶她别有所求,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爱恋的阻拦。最后太子登基,迎娶白月光入宫,卫蓁则成了冷宫废后,早早香消玉殒。话本到这里结束,可梦里一切都在延续。不久王朝更迭,一位少年将军起兵谋逆,攻入皇城,冒天下之大不韪。他入宫的第一件事,便是去杀了皇帝,娶了卫蓁的牌位。从梦里醒来后,卫蓁出屋,望着自家后院那位时常来找阿弟一同练武的俊美少年,微微出神。祁宴出生高贵,意气风发,鲜衣怒马,是全长安城最耀眼的存在。若无意外,他会如他的父辈祖辈一样,一生戎马沙场,保家卫国。直到那一日,他如往常来友人家做客。春日的微风荡漾,竹帘摇晃,玉佩碰撞声响起。少年转首,看到帘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。春光明灭,女郎冷清美艳,一惯是不喜言笑。却在看到他后,唇角露出了一丝甜润的笑意,极致的明媚。十七岁肆意张扬的少年将军,轻轻愣住,平静回以一笑,耳后却涌起一层淡淡的薄红。他心中有一场春风化成的疾风骤雨,为她摇晃。此后无论春日秋时,都将逆流而上追逐她。那一日,他动了春心。祁宴向来做事光明磊落,直到那日,决心谋划得到那个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。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