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小结
banner"
>
综上所述,茶马古道从自然生态环境来看,经过了马帮上千年的不断行走,正如鲁迅先生曾说过的一样:“世间本无道路,走的人多了,便成了路。”
茶马古道已形成较为固定的路线、范围及体系;从人文生态环境而言,它是一条流动的线性文化。
历代朝廷、统治者的支持,民间的刚性需求,以及独特的马帮情怀等人文因素,使得原本只是民间自发组织的、物质需求的普通运输之路,在历史的长河中变得越发壮观。
应当说,它的出现与发展,带动了汉、藏之间的经济往来,起到了民族之间良好润滑剂的功能,成为连接我国西南部众多少数民族之间的纽带,在政治、经济、历史、文化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。
也正是在这样的地理交通系统内,不同民族、不同地域的马帮之间,通过贸易往来构成了比较趋同的生活习俗、价值取向、人生观念、宗教信仰,以流动的姿态形成了一个十分独特的社会群体。
在茶马古道云南段中,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正是通过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,通过这样一个共同的语境,被最大化的凝练与融合,这为茶马古道形成自己独有的马帮音乐文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。
正是在这样的自然、人文生态环境中,茶马古道上的“马帮音乐文化”
孕育而生,并体现出了自己鲜明的特质。
[1]沈生荣主编:《图说晚清民国茶马古道》,1页,北京,中国农业出版社,2004。
[2]这样的三条路线即是茶马古道中最早的历史路线。
[3]驿站,主要是接待和迎送以使者为主的过往旅客的一个政府机构,同时也是蒙古和西藏的使者们来往的道路。
[4]“市”
在这里为动词,指交易、商品买卖。
[5]参见:丽江束河镇的“茶马古道博物馆”
中关于茶马古道重镇——丽江的介绍。
[6]夏征农等编:《辞海》,2300页,上海,上海辞书出版社,2001。
[7]“马帮”
一词即是指由赶马人、马、货物三者所组成的马队。
在本书中,笔者仅以马帮泛指一个马队。
[8]王明达、张锡禄著:《马帮文化》,58页,昆明,云南人民出版社,2008。
[9]马脚子是对赶马工人的又一种称呼。
赶马并不允许骑马而行,而是用脚徒步行走,因此得名。
[10]爱尔乌德著,钟兆麟译:《文化进化论》,187页,上海,上海文化出版社,1989。
[11]简单来讲,西南官话就是指北方方言的一个分支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...
...
...
卫蓁娇媚动人,出生名门,是长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娇花。婚事在即,她即将嫁与年轻的太子。太子温文尔雅,风度翩翩。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。卫蓁却做了一个的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话本中的人物,太子另有所爱,娶她别有所求,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爱恋的阻拦。最后太子登基,迎娶白月光入宫,卫蓁则成了冷宫废后,早早香消玉殒。话本到这里结束,可梦里一切都在延续。不久王朝更迭,一位少年将军起兵谋逆,攻入皇城,冒天下之大不韪。他入宫的第一件事,便是去杀了皇帝,娶了卫蓁的牌位。从梦里醒来后,卫蓁出屋,望着自家后院那位时常来找阿弟一同练武的俊美少年,微微出神。祁宴出生高贵,意气风发,鲜衣怒马,是全长安城最耀眼的存在。若无意外,他会如他的父辈祖辈一样,一生戎马沙场,保家卫国。直到那一日,他如往常来友人家做客。春日的微风荡漾,竹帘摇晃,玉佩碰撞声响起。少年转首,看到帘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。春光明灭,女郎冷清美艳,一惯是不喜言笑。却在看到他后,唇角露出了一丝甜润的笑意,极致的明媚。十七岁肆意张扬的少年将军,轻轻愣住,平静回以一笑,耳后却涌起一层淡淡的薄红。他心中有一场春风化成的疾风骤雨,为她摇晃。此后无论春日秋时,都将逆流而上追逐她。那一日,他动了春心。祁宴向来做事光明磊落,直到那日,决心谋划得到那个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。...
...
...